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系统三国之我爹是袁术 > 第一百零七章 泾县造纸

第一百零七章 泾县造纸(1/2)

目录
好书推荐: 明朝女医生 刺客秘传 我凭自己本事单身[电竞] 透视小房东 误惹霸道校草,我的贴身萌小乖 听说你也喜欢粉红冻奶[综] 美女校花赖上我 燃血 重生之万古仙尊 超级神眼

这日,袁耀来到了宛陵,此地已被占领,因为是丹阳郡的治所,官府库银的集中地,所以应该是能抢到不少钱的,但结果却只有十万钱而已,跟丹阳郡数千万的税赋差得远了。

袁耀不解,特来查探。

据宛陵令报,丹阳郡的库银是之前被刘繇征调走了。袁耀问张英却不知所然,因为他在刘繇帐下时都是在外领兵,对内务不了解。

因此袁耀刚到宛陵心情就不太好了,此事除非把刘繇“请”回来协助调查,否则便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袁耀猜测这里肯定有猫腻,只是没有证据证明。

这事只得先放到一边,因为袁耀只不过是路过宛陵顺便了解一下此事,实际目的地是离此不远的泾县。

前文曾经交代宛陵就是后世的宣城,宣纸的原产地,不过要是按汉末的行政单位划分的话,宣纸原产地应该是宛陵不远处的泾县,因为此时两地都是各自独立的县,不像后世把泾县划分到了宣城。

所以袁耀为了应景,在得到泾县已下的消息后,就专门准备去那里建造造纸作坊,打算沾沾地利的光。

在古代造纸工艺的好坏,很大的因素是取决于本地植物的原料来源。所以袁耀认为在盛产宣纸的地方造纸,应该会有好处的。

至于建造造纸作坊,自然是为了铸造纸币准备的。

在汉末推行纸币,若是单独论本身价值的话,要比后世刚推行纸币时要容易让人接受,因为现在的纸还属于奢侈品,并不是不值钱的“纸片子”,比金银还少见的多,所以不会让人第一感觉就产生骗钱的念头。

但同样也代表着现在的纸币成本要比后世成本高得多,不过袁耀在这方面有金手指,用克隆人的费用不过每月每人1.5斛粮食,不需要付工钱,剩下的就是造纸的原料费用,所以还是可以做做试试的。

此时的造纸坊只能生产一种纸,那就是蔡侯纸,在公元105年由蔡伦发明的。

事实上就在这个时代,有个跟太史慈同乡的东莱人叫佐伯,他会在某发明一种纸张叫左伯纸,应该是更优于蔡侯纸的新技术。

但可惜,袁耀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把左伯纸发明出来,至少现在是还没有的。

为了能够快速形成规模,袁耀特意回了一趟庐江,抽调出500名克隆人。

在之前进军江东那,袁耀担心会有段时间无法管理克隆人,就一次性给船坞安排出1800人的工作位置,这样只要事先准备好粮食,再设定好集结点,就可以让新产出的克隆人自动加入到这些工作当中。如此在没干完这1800人的工作前,就不必担心新出来的克隆人没事干。

所以袁耀才能安心的在秣陵养伤。

经过十多的攻城略地,孙策、张英、张勋三人以秣陵为中心,已经连下附近11县,克隆人的日产量也从庐江时的14人/,到现在的26人/。

如今丹阳郡内就剩比较远的于賛县、陵阳县、黝县、歙县四地还没收服了,这四地就交给了张英和张勋,而孙策已经向东出了丹阳,直奔吴郡的曲阿和丹徒而去。

事实上攻城略地有些夸张了,因为根本就没发生什么战斗,各县大多都是望风而降,而刘繇据已经逃往豫章而去,彻底放弃丹阳了。

袁氏之所以被江东世家排斥,其根本原因就是怕,因为害怕所以抗拒,但当事到临头无法避免的时候,他们反而更容易选择认命,尽管可能心不服,但至少嘴上不会不服,否则就是作死了。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娇软贵妃是细作 御史大官人 三国:袁神,启动! 大宋第一侯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