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 第357章 东方明珠

第357章 东方明珠(2/2)

目录
好书推荐: 英灵之剑 穿越成肥宅的我只想过平凡日子 狐狸的超级系统 重生之魔王时代 汉末之奇谋 我的大明新帝国 拜见校长大人 咸鱼的综艺 从海贼开始脑洞爆炸 魅惑天狐:绝世炼兽师

而在北部的维多利亚湾,则可以建成一个更大的港口,林啸打算,可以在这里建一个以大型造船厂为核心,辅之以商业和工业的民用港口。

当然,这得花不少钱,人力和建筑材料也不够,所以这是二期工程,最快在一年内建成。

总之,林啸希望,把香港岛建成一个类似于后世的“东方明珠”一样的样板城市。

但是,当李涵之从电脑保存的离线地图中,调出了来自后世的几种二十万之一的香港地图,包括地形图和城市交通图,将之与前期勘察人员最新绘制的,本时空的香港岛地图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香港岛本身的发展潜力小得可怜。

因为,香港岛本身缺少空地,平坦之地基本集中在北部的维多利亚湾沿岸,即便在这里,过于狭长的地形使得这里除了布置码头之外,很难再有足够的地皮供应给工业和农业。

另外,最致命的一个问题是,这里严重缺水,缺淡水。

就港岛本身来说,本地百姓主要依靠山区几条溪流旁修筑的,几个小型水库来供应生活用水。

后世的香港政府,通过大力保护山区植被,增加山区的蓄水能力,在山区修筑了多个水库,即使是这样,港岛本身的供水量,也只能勉强够港口运作使用。

后世的1960年代,香港就发生过严重的水荒,港岛居民不得不计口供水,后来,香港的供水完全是依靠从大陆的管道输水,才能满足整个城市的需求。

这样一来,李涵之发现,原本雄心勃勃想在香港大搞工业,特别是上马造船业的计划基本泡汤。

工业是耗水大户,没有充足的淡水供应,生产就无法正常运行。

如果一定要在香港开设造船厂,只能选择在维多利亚海湾的北岸,即港岛对岸的九龙塘地区。

但问题是,九龙塘的状况并不比港岛本身好多少,当地的水源同样不足以支撑工业,因为,那里的平地面积也非常有限,没什么大的河流。

由此看来,不管搞工业还是搞农业,香港都不是一个合适的地点。

缺水、缺粮、缺能源、缺地皮,确切的说,主要是缺平地……

在后世,1949年以前,香港的经济水准不但比不过上海,比广州也要相差一大截。

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东方明珠”,其实靠的是大陆解放后,作为与西方保持交往,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经济封锁的唯一窗口,而获得的巨大利益。

同时,也得益与作为维持“窗口”正常运作,所获得的来自大陆的能源、淡水和粮食副食品供应……

最后,在连续召开技术人员开会商议后,李涵之认定——香港的定位,只能以军事基地为主,辅之以贸易窗口和物资转运中心,肯定发展不起工业。

即便放弃工业,李涵之也不肯放弃军事基地,主要是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又极为重要——处于珠江出海口主要水道。

眼下,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刚被讨虏军消灭,而为了维持海外贸易,林啸又无意封锁消息,正当的西洋商人仍可自由出入。

那么,一旦总督费素沙被杀的消息传至葡萄牙国内,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在不远的将来,作为第一舰队的基地,香港将会成为澳门和广州的可靠屏障。

毕竟,林啸即将率主力北伐,暂时无力兼顾南洋,如果葡萄牙舰队乘虚而入、大肆报复的话,珠江沿岸的经济民生将受到严重破坏。

而第一舰队以此为基地,足可屏蔽珠江,阻止任何西洋势力对珠江沿岸的袭扰。

而眼下,讨虏军即将进攻台湾,香港又是个很好的前进基地,许多补给品可以就地筹措而不必从钦州直接起运,补给线至少缩短了一半。

这个基调定下之后,林啸关于香港岛的发展规划,也就不得不大幅缩减了。

……

(本章完)

本书来自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三国:从杀人亡命开始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寒门毒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 炮灰的人生2(快穿)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逼我当皇帝是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