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魂行武朝 > 第一百零四章国史馆

第一百零四章国史馆(1/2)

目录
好书推荐: 半眼法师 快穿:凹凸世界之双神 重生甜妻:傅先森,mua一个 我的天道,我的无极 名侦探柯南之MARTINI 斗罗大陆之雪琉音 遥远异乡的骑士 群星照耀 张狂记 明宫杨柳依依

夜,一辆马车飞驰而来,停在国史馆门前。狄仁杰,陈鹤鸣和李元芳下了车,快步走进史馆,一名官员将狄仁杰,陈鹤鸣和李元芳迎进正堂。官员双膝跪倒,叩下头去:“卑职麟台著作局郎朱洗叩见阁老。”

狄仁杰赶忙将他扶起来:“请起,请起。”

朱洗道:“傍晚接到少监大人的通报,得知阁老要来国史馆查阅旧档,不知国老要看哪一库?”

狄仁杰道:“武德初年至贞观十年间右卫的档案。”

朱洗道:“大人请随我来。”

厚厚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偌大的旧档库中立着数十个博古架,上面堆满了发黄的档案籍册。朱洗举着风灯寻找着标签,最后将他们三人领到一个格子前,这里存放着武德初年到贞观十年间右卫的旧档。

长条书案上堆积着各种规格的旧档。狄仁杰和李元芳翻阅着。

陈鹤鸣:“大人,这里好多书啊!”狄仁杰:“这里是国史馆,书籍当然多了。”陈鹤鸣:“那大人我可以去看看吗?”

狄仁杰疑惑的看着陈鹤鸣问道:“鹤鸣你要看什么?”陈鹤鸣:“这么多书,我只是比较好奇而已,想看看这里都有记载什么。”

狄仁杰现在只想着滴血雄鹰一案,因此对陈鹤鸣也就随口一问。对陈鹤鸣的回答不疑有他,于是说道:“嗯,去吧。不过要小心,切莫损坏书籍。”

陈鹤鸣:“大人放心,我也是爱书之人。”狄仁杰:“嗯,元芳你随我查阅一下这些档案。”李元芳:“是,大人。”

陈鹤鸣走到朱洗身边,拱手道:“朱大人。”朱洗一看,是随狄仁杰一起来的陈鹤鸣。他不认识陈鹤鸣,不过看着陈鹤鸣身着一身绯色四品侯服。

朱洗试探着问道:“可是锦绣侯陈侯爷?”陈鹤鸣客气的回道:“正是陈某。”

朱洗:“不知侯爷有何吩咐?”陈鹤鸣:“不敢,只是陈某看此处书籍颇多。而陈某又对一些杂书比较有兴趣,所以想请朱大人帮忙介绍下,这国史馆都有什么书啊?”

朱洗一听,原来是这啊!于是耐心的对陈鹤鸣介绍了起来。朱洗:“侯爷请看,这一排放的都是一些经史子集。”

陈鹤鸣跟在朱洗身边,认真的听其介绍。朱洗:“这些是历朝历代史料,那边的则是历代帝王,文臣武将以及大贤的传记。”

陈鹤鸣:“哦,这么多啊!”朱洗:“这还只是一小部分而已。”陈鹤鸣:“真是叹为观止啊!哎朱大人那边是什么啊?”

朱洗:“哦,回侯爷。那边存放的都是诸子百家的典籍。”陈鹤鸣:“诸子百家也有?”朱洗颇为自豪的道:“当然了……”

陈鹤鸣随着朱洗在国史馆中转了一圈下来,感觉国史馆真不小。不过和后世的图书馆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最主要的是书少。毕竟现在的书大多都靠手抄的。

随手在书架上拿起一本书,一看居然是《大唐西域记》。陈鹤鸣翻看了一下,这一本书不算厚。只是《大唐西域记》其中的一小部分,旁边放着一摞摞的都是《大唐西域记》。

朱洗在一边看陈鹤鸣拿着《大唐西域记》看,于是开口介绍道:“侯爷,这《大唐西域记》乃是太宗年间,玄装法师西行归来之后所著。其……”

陈鹤鸣点点头,表示知道一些。开玩笑,大名鼎鼎的御弟哥哥唐僧谁不知道啊!

陈鹤鸣:“这位玄装法师,陈某也有所耳闻。据说他俗家姓陈,还和陈某是本家呢。”

朱洗:“不错,想不到侯爷了解的还挺多。”陈鹤鸣:“我也只是平时对一些野史趣事比较感兴趣罢了。”

朱洗:“下官也一样,下官没事的时候也看看。偶尔一次看到玄装法师的传记,才知道玄装法师俗家姓陈。”

陈鹤鸣:“除了帝王将相之外,国史馆中还有佛门高僧的传记?”朱洗:“不瞒侯爷,国史馆中收录的书籍可不少,不光有玄装法师这样的佛门高僧。就连道家真人也不少。就比如同样是太宗年间的袁天罡,李淳风道长……”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突然听到袁天罡这个名字,陈鹤鸣身上瞬间迸发出一股杀气。朱洗浑身上下打了个寒战,有些畏惧的看着陈鹤鸣。

注意到朱洗的神色不对,陈鹤鸣:“哦,朱大人你继续说。”朱洗深深的望着陈鹤鸣说道:“侯爷,刚刚您?”

陈鹤鸣:“嗯,怎么了?”朱洗:“哦,没什么。刚刚说到道家……”

另一边,狄仁杰和李元芳还在继续查着档案,忽然李元芳停下来道:“大人,这儿有江小郎的名字。”

狄仁杰抬起头道:“念。”

李元芳道:“这里记载,江小郎是高祖武德六年加入右卫的。当时,官拜游击将军。”

狄仁杰道:“还有什么?”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封地一秒涨一兵,太后你该如何是好? 三国:重生阿斗,我一统天下 [HP哈觉观影体]穿越少女的社死现场 大秦:我的心声被政哥偷听了! 红楼:选项系统助我位极人臣 寒门毒士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逼我当皇帝是吧 三国,汉高祖亲自匡扶汉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