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潮声月影谁与归 > 二百八十一、克里米亚的血肉磨坊

二百八十一、克里米亚的血肉磨坊(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世界依我而改变 重回蓝星 快穿白莲花系统升级 我愿平凡陪在你身边 重生80小辣妻 超级重炮 万氏永生 我的妖娆大明 终是笙歌落尽 模拟文明游戏

第二百八十一章、克里米亚的血肉磨坊

因为对外情报工作,与外交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外交部重大会议时,何卓人和蓝大盛都是出席会议的;尤其是以后,大夏的外交事务,要逐步走向自立;蓝大盛的戏份,将来还要重一些,他是必须要出席的。

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赶回沪上,这次,只能算是非正式的外交工作年度交流讨论会议。也不那么正规,就在杨孟晗的书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陆耕浓、章长友、丁默亚、胡兴澄、查良仁等回来了几位外交使节,和大夏外交部的,与陆耕浓一起回来上海的,几个杨孟晗的一帮举人同年。

陆耕浓一开始,给大家介绍了目前的国际焦点,克里米亚战争的进展情况。

陆耕浓:嗯,幼鸣,去年英法联军到达前进基地瓦尔纳港(今属保加利亚)不久后,法国军营中就爆发了霍乱,不久还蔓延到英国军营。8月上旬,一场意外的大火,还烧掉了很多港口堆货区存放的军需品。嗯,总而言之,这场战争的后勤组织,糟糕透顶;前线指挥官面临的军队状态,是情况非常糟糕的。

何卓人:嗯,幼鸣,我也看了这些资料;我觉得英法两个列强,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后勤组织能力,就是小学生水平嘛;感觉他们组织大型战役的运筹能力,远远不如我们卫国军的。

杨孟晗笑笑没说话,心想,你也不看看我大清八旗、绿营是什么组织水平;卫国军的这一套,怎么好拿来跟人家比;我们这是开挂的,好勿啦。

陆耕浓:去年九月,联军最终选择塞瓦斯波托尔要塞以北35英里的,位于卡拉米塔湾的耶夫帕托里亚,作为克里米亚半岛作战的登陆地点,开始登陆。俄军方面,因为其黑海舰队,被英法联合舰队困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所以,对外面英法联军的调动,也是两眼一摸黑。傻不愣登地在要塞里窝着,一直到联军登陆后的第二天,俄国人才发现,敌人到家门口了,才勉强做出反应。俄军统帅缅希科夫亲王。可能一开始的打算是,利用联军登陆点以南的,阿尔马河畔的有利地形,给予联军重大打击;然后接着反攻,将联军赶下海。但出乎他的意料,他发动的阿尔马河战役,被英国主帅格拉伦男爵轻松粉碎了。

何卓人:哼哼,也不奇怪;当时,俄军无论是兵力、武器,都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而且,还是野战,还跟自己师傅们,玩起了排队枪毙。呵呵,不输得很惨才怪呢。法国的米尼步枪,比俄国佬的燧发枪,射程高一倍还不止;那根本就不是战斗,那是打火鸡表演赛。

陆耕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有一个天然的由西向东,深入半岛内陆的长喇叭口型的深水港湾,可以驻泊大量海军舰只;俄军黑海舰队,就以这里为母港。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位于内海湾南面入海口处;城外是连绵的高地,要塞临海一面有海岸炮台13座,火炮611门。对从海面上入侵的敌人来说,是易守难攻的。嗯,英法土联军在阿尔马河战役的胜利后,打开了通向塞瓦斯托波尔的道路。当时,英国的工兵指挥官博格涅爵士,建议大致沿着阿尔马河,联军修筑一条由西向东的长长的战线工事,以防御来自北方俄军增援部队的进攻;同时,也把南面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尖角上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彻底孤立隔离了。尽管在敌国领土上,修筑这样的大型工事,困难重重;但建成后,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将成为日后,俄军增援行动,难以逾越的严重障碍。这个方案,看似慢腾腾的,却是个最不坏的选择。

何卓人:嗯,当然,联军可以绕过内海湾,从塞瓦斯波托尔的南部,由陆路直接发起要塞攻城战,貌似要快当省事一些。此时已经病重的法国指挥官,圣.阿诺德元帅,支持这个方案。嗯,联军后来执行的这个作战计划,看似快捷省事;却有一个致命漏洞,因为没有围死敌人;在北面、东面,联军只是控制了几个战略要点高地;这也给了俄国人从北面、东面,源源不断地派来援军和输送给养的机会;嗯,俄国佬几乎可以自由地、毫无阻碍地出入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当然,法国人选择这个方案,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当时,英法土联军,在前线有限的兵力,确实没有能力,执行英国博格涅爵士的庞大构想方案;两线分兵,两边都不够;搞得不好,会把自己变成夹心肉饼的美味肉馅,让俄国人吃大餐了。

呵呵,兵法有云,十则围之;这么点兵力,还又围又堵;肯定是摁下葫芦起了瓢滴!

只能说,英国佬的思路是对的;法国佬的做法是对的。

陆耕浓:英国主帅格拉伦男爵,按几方协商好的计划,指挥部队继续向南前进;绕到要塞南面后,从南向北,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当联军从内海湾远远绕道,侧翼行军,还要边走边开辟后勤补给道路;花了好几天时间,才绕到塞瓦斯托波尔南面。因为,攻城的时间拖延了,也丧失了突然袭击的进攻优势。之前,塞瓦斯托波尔城本身,还没有完全要塞化;尤其是面向内陆的这一面,几乎没有防守工事的;因为俄军之前,还从没有预料过,要在克里米亚,打陆上防御战。俄国人抓住了这几天时间,加紧行动,要塞守备部队在居民的参与下;没几天,就构筑了一道长7公里长,由8座棱堡和大量中间连接工事,组成的坚固防线。面对实力强大的联军舰队,缅希科夫认为,黑海舰队出海作战也毫无胜算,干脆缩头乌龟当到底。因此,强迫海军上将科尔尼洛夫,凿沉舰队大型主力舰艇,堵塞内海湾航道入口。俄军将水面战舰中的帆力战列舰5艘(共14艘)和巡航舰2艘(共7艘)横向沉没于港口的入海口处,以阻止联军的蒸汽战舰突进内海湾停泊场;其余的小点的帆力船和更加小不点的蒸汽巡航舰,在湾内机动支援,参加要塞保卫战。嗯,大约有1000门大口径舰炮,先后被搬至陆地,当要塞炮用;海军官兵也变成要塞炮兵,上岸充实守城部队。缅希科夫带领俄军主力,集中在城外的东北方,希望与北边过来的援军,相互呼应,从那里威胁联军侧翼。

何卓人:联军从三面包围了塞瓦斯波托尔,法军在西南方,英军在东南方和东方;嗯,西面,是联军舰队在海上游弋。1854年10月17日,联军海军,还从海上对要塞海岸炮台,进行了炮击;进攻持续了一天,直到黄昏后,什么都看不见了才结束;但拥有1100门舰炮的英法联合舰队,忙乎一天,收效甚微。相反,俄军的岸防要塞炮火,却重创了联军海军。英国皇家海军损失了300人,7艘战舰严重损伤,不得不回到后方港口修理;法国舰队同样,也损失不轻。

杨孟晗有点惊讶:呵呵,这样看来,当初马辰之战,周立春不让海军打海岸要塞,思路还是对的嘛。嗯,连堂堂的英国皇家海军都吃瘪了,心灵严重受伤;海岸要塞炮台,还真是轻视不得啰。

陆耕浓:嗯,幼鸣,当天,英法联军也同时发动了陆地炮击,效果要比海军好许多;英军一天的炮击,就将俄军最东面的凸角堡,几乎打成废墟。但是,俄国人很顽强;每每当夜,俄军又修复了损坏的工事。这样的情况,一直在前线持续着,每一天重复着;俄国人像打不死的小强,月亮一晒,又满血复活了。嗯,其实,俄军损失也很惨重,许多人在炮击中丧生,连海军中将弗拉基米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科尔尼洛夫,都中炮阵亡了。嗯,法国人也不好彩,29日,法军统帅圣.阿诺德,重病不治,在前线去世;法军由卡洛波特,接过指挥棒。要不是马丁内斯.杜蒙“小爸爸”,总算紧赶慢赶,带着医疗队赶到了;法国军营的士气,已经一塌糊涂了;小一半的人,让病魔折磨得,都起不来床了。

何卓人:1854年10月24日,战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缅希科夫率领大批俄军援军,出现联军的东北方。他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切断连接巴拉克拉瓦港与塞瓦斯托波尔前线战区的英法联军后勤补给线,一再拓宽后的沃龙佐夫大道;并顺势威胁位于塞瓦斯波托尔要塞北面的,联军的补给港口巴拉克拉瓦。俄军在外围彻那亚河谷聚集力量,一周后缅希科夫的野战部队增加到120000人;嗯,这是数字是非常吓人的;俄军从人数上来讲,已经拥有绝对优势了。此时,在前线,英军只有25000人,法军有40000人;还好多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呐,根本无法参战。联军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用于北方补给线后路防守的力量,就更加薄弱了,只能防守几个战略要点高地。但俄军总司令缅希科夫,没有考虑到地形特点,并且低估了膛线武器的优越性;鲁莽地以密集战斗队型,按部就班地,不紧不慢地,对驻守在高地上的联军,发起一次次进攻;嗯,除掉送人头外,一切都是徒劳的。嗯,幼鸣,俄国步兵是最一根筋的,就不会以散兵队型搞搞突击作战,还是慢条斯理、好整似暇地排队枪毙。此战,造成了俄军非常惨重的伤亡;由此可见,是俄军在战术理念和武器技术上的差距,最终导致战斗失利。俄军表现还是很英勇的,但这不足以抵消,法军米尼步枪可怕的远程杀伤力。嗯,英军的燧发枪,射程优势就不那么明显;部队损失就惨重一些,伤亡比就没有法军那么好看。经此战后,本来数量就不多的英军,处境有些不妙了;只能从进攻前线收缩兵力,巩固后方;在关键节点,筑垒护住交通要道;几乎无力继续参与,要塞堡垒攻城战了。之后的攻城战斗,只能让法军承担大部分战斗任务。由于投入进攻的兵力不足,英法联军无力执行,快速总攻塞瓦斯波托尔的作战计划;只能被迫转入旷日持久而又艰难无比的冬季围攻。嗯,所以,联军前线指挥官们,一再哭喊着,向国内本土请求,让国内再次增加兵力。嗯,他们都说了,必须增兵,不然不可能取得战斗的彻底胜利。嗯,至于要增加到多少才够,那谁也不知道。嗯,因为俄国人也没闲着,也不是死人;俄国人也在增加兵力,而且增加得还比我们又快又多。嗯,我们必须要随之相应地增加兵力,而且,要快点,再快点。嗯,古老的东方有句俗话,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们就可劲地往这边运吧......

何卓人的小幽默解读,把大家都逗乐了,一阵哄堂大笑;看来,英法两国,还是有点低估俄国人傻愣彪的横劲了;北极熊的小暴脾气上来了,即使吃一两记右勾拳,是不会轻易趴下的;老毛子,没那么不经打滴!

陆耕浓:联军海军自那日以后,就不参与进攻了;只是陆军,每天继续炮击塞瓦斯托波尔。但联军的破坏越大,俄军的工事反而恢复得越快。尽管白天都给用大炮轰塌了,英法联军步兵也冲进去了;但每次都是俄国人用肉搏战、拼刺刀,把联军统统赶出来。然后,联军再次大炮轰击,再次冲锋,再次拼刺刀后被赶出来;嗯,一天这样的战斗,要重复无数次。看来,双方不把血都流干了,谁也不会服软的。而且,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夜之间,头天被击毁的要塞工事,月亮一晒,冷风一吹,又神奇的恢复原样了。于是,战斗又恢复到每天早上开始的位置,一切,又要重新开始;昨天的血,又白流了,今天继续失血。进攻这么多天了,战线几乎没有往前推进一步;要塞攻防战,变成了要把双方士兵鲜血流干的血肉磨坊。嗯,彪悍的俄国人,人口多,他们不在乎,耗下去也不怕。嗯,他们还有闲功夫,在战线后方,修筑了更多的纵深防御工事。英法联军对要塞围攻,越来越变得遥遥无期了。嗯,天气也来帮忙,冬天将至,狂风和大雨交加;11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风暴,光临克里米亚半岛;皇家海军舰队损坏严重,英军在巴拉克拉瓦的港口,也好长时间,无法接纳运输船只进入港口。英军营地的帐篷被撕成了碎片,补给品被刮的不知去向;前线部队在瑟瑟寒风中饥寒交迫。嗯,就是把补给品,好不容易运到巴拉克拉瓦港;军需后勤部门,也无力将这些军需物资,运到前线高地上的各处防御阵地;因为没有足够的草料,喂养运输用的牲口。嗯,犹太人只是按两国后勤部的订单,送来了弹药、棉衣、帐篷、罐头、面粉和药品等等什么的;英法军需后勤部门,却没人想到,要给干活的马儿,也要送点吃的。呵呵,冬天的克里米亚,外面是光秃秃的、寸草不生的。

杨孟晗听着战况简略汇报,心里也没什么奇怪;这是一个双方都准备得很不充分,就草率鲁莽地开打的一场越打越大的跨年度大战役。

此时的欧洲人,也没有打现代化大战役的成熟经验。大哥不讲二哥的,其实大家的后勤,都是乱糟糟的;后世历史资料记载,此时的俄国军队,后勤供给还要更糟糕一些。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明:我的老板是朱棣 杀了那个妖鬼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谍海青云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首辅的屠户悍妻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世子稳重点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朕就是万历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