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潮声月影谁与归 > 三百一十九、诸暨神人包立身

三百一十九、诸暨神人包立身(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世界依我而改变 重回蓝星 快穿白莲花系统升级 我愿平凡陪在你身边 重生80小辣妻 超级重炮 万氏永生 我的妖娆大明 终是笙歌落尽 模拟文明游戏

第三百一十九章、诸暨神人包立身

诸暨是个古城,城池的地理位置,有没有变化过,又没有位移过;学界对此,有过不少的争论。但有一点,却没有异议,那就是,它是越国古都、西子故里。

诸暨既然顶着越国古都的名头,城市规模就不能太小了,是吧;否则,我大浙江林的面子,往哪搁咧,会很难看的汕。

相传夏朝中期,夏帝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诸暨属越。(更早的史传:禹至大越,上苗山大集诸侯,驻跸于此;爵有德,封有功。因定此境为“诸暨“,意即此地乃天下诸侯到达驻留议事之所也。)

史载有云,诸暨在春秋时,属于越国,越王允常曾先后在境内之埤中、大部、勾乘建都(嗯,这几个地方,现在对应的地点,就不晓得了;某家也不敢胡乱点几个地方,来捣糨糊蒙事。),子勾践后迁都会稽(今绍兴)。

嗯,这段语焉不详的纪录,没有提到诸暨;故诸暨为越国古都,应早于绍兴;诸暨为都时,绍兴为诸暨属地;但具体是什么时候,已无信史可查;即使有典籍记载的,也都是来之后人的转述。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会稽郡置诸暨县,历代未废。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县有暨浦,诸山,因以为名。嗯,这也是对诸暨这个地名的另一种解读了。

可是,虽然顶着越国古都的名头;可是,现实是很骨感的。诸暨在古越国迁都后,城市规模一直就不大。最辉煌的时候,是明朝初年。史载,(明朝)王师取诸暨,是时升县为州,将军胡大海重筑州城。左浣江,右长山,围九里三十步,为门者五:“东迎恩,南迎薰,北朝京,西西施,而水门不名。”

这里提到的长山,就是现在后世的陶朱山;水门,应该就是眼下的中水门了。明初重建的诸暨城,比一般的县城,要大得多的;嗯,比金华府城,也小不了多少。

可是,到了我大清,诸暨城却被逆生长了;又是减肥、又是瘦身的。据清朝《诸暨县志》记载:光绪年间,再次重修后的城墙,周长仅为二里四十八步;嗯,城市面积缩小了近四分之三。清一里为营造尺1800尺,一营造尺等于现代0.32米;二里等于现代的1152米;四十八步用现代换算口径,一步大约是1米,48步约等于48米。

清光绪诸暨县城周二里四十八步,约等于现代1200米的样子。嗯,周长就这么一点点的类似准正方形;一算面积,就更没眼看了,大概约等于现代的155亩;嗯,连后世一个大学校园,都比不了了。

古代县城除了设有县衙及驻军外,主要还有一种农资商品集散地的功能,富裕一些的县城万把两万人口,少一些的县城几千人。从面积来看,清光绪时,诸暨县城人口,应该也就在三、五千人左右的样子,不可能再多了。

嗯,另一个时空中,光绪年间的诸暨县城,你说他是县城也行,说他是个大寨子,也不为过。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端倪,历经多年太平天国战乱的疯狂破坏和毁灭性杀戮之后,曾经人口繁盛的浙江,人口凋零,民生凋敝,到了何等触目惊心的地步。

不过,在眼下这个时空中,现在情况还好,明朝旧城还在,尚没有毁于战火;浙江省,还没有如历史上那般,来来回回地、你来我往地,来回厮杀、来回折腾。

年初,虽然丢了大片地方,但战斗并不激烈、残酷。中间这几个月,杨孟晗与方子箴,也有意压着节奏,没有让民间团练,与太平军拼得太狠。加上长毛占据浙江时间尚短,浙江民间总还有些底子,还够这帮如狼似虎的家伙们,胡吃海塞一段时间;所以,眼下,危害还不特别明显;而且,这一个时空,移民和跑出去的人,更多一些;粮食缺口,还没那么明显,民间饥荒还不算严重。

但如果让长毛长期占据,继续肆虐、祸害下去,肯定还是和历史上,一样的凄惨场景和悲惨结局,不会有其他的可能。

看着周长有个十来里的诸暨县城,嗯,比一般县城大不少,比二流府城略小些;也算是个,对冷兵器部队来说,不算很好啃的骨头了。

一夜成名的伟大梦想,既然被上峰紧急喊停了;坏哥也就有点像泄了气的皮球,有点无精打采、意兴阑珊的了。

听说,西子故里,竟然离他们部队驻扎的地方不远;可能也是籍口出去走几步,散散心;于是乎,坏哥也就偷得浮生半日闲,抓着诸葛寿焘,也假装附庸风雅地,到西施故里转一转,凭吊怀古来了。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各有其美,分别得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名号;这第一个“沉鱼”,就是指西子姑娘。说古时候,有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连鱼儿看见她的倒影,都傻傻地忘记游水了,渐渐地自惭形秽地沉到河底。从此,乡邻就用这个“沉鱼”的名称,来传颂这个姑娘的美丽。

于是,很快就流传开来了;先是越王勾践知道了;后来,吴王夫差也听到了;再后来,就是故事里的事了。

因为,不管沧海桑田,斗换星移;苎萝山依然苍劲滴翠,山下的浣纱溪,依然在缓缓流淌。山脚的苎萝村,依然鸡犬相闻、织机唧唧;浣纱调和捶衣声,从几千年的农家小巷中,从弯弯曲曲的无名河边,缓缓传出来,飘落在浣纱溪潺潺流水之中,汇入江水汤汤的时光之河。

苎萝山位于眼下的诸暨城之西南,浣纱溪(浦阳江)江畔。苎萝山山势平缓,是诸暨城西,十里长山陶朱山的支脉,山坡坦荡,缓延至浣江边上,更成缓冲之势,几乎已难见山之常态,介于山与地之间,就是一片平岗坡地而已。据史料记载,当年的苎萝山“林木葱郁,苎麻丛生”。

苎麻是长江流域很常见的一种植物,纤细、杆直,高不过三米,叶阔如掌,其皮布满纤维,将剥下的麻皮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麻皮中纤维和非纤维之间便呈剥离状,然后,再将此麻皮在水中反复漂洗、冲刷、甩打,剩下的尽是白色纤维了,越人俗称其为苎麻。西施浣纱,其实就是在江水中漂洗苎麻。苎麻可以织布,俗称麻布,又称夏布;越地现在也还可以在乡下,找到用夏布做的蚊帐,俗称夏布帐,不过已经是非常稀罕的了。

苎麻古代又称苎萝,苎萝山恐怕也是,因此而得名的。

坏哥:嗯,小时候俺听孟晗说过,也听很多说书人说过,“西子捧心”和“卧薪尝胆”这两个典故。嗯,小诸葛,你睁大眼睛找找,这西子故里,可有“西子捧心时”、“卧薪尝胆处”这两处好玩的地方?

诸葛寿焘被坏哥问的一愣一愣的,他们在西子故里,已经转了老半天了,倒是看到有西施当年浣纱处的那块“浣纱石”上;依稀可见,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留下的“浣纱”二字;这个,已经是最久远的遗迹了。嗯,其他的,实际上就看不到什么了。

苎萝山上的西子祠,历经两千五百余年,几度兴衰,流变而成;更早年的建筑,已经无迹可寻,找不到了;现存的,是明朝崇祯年间所建的那几间屋子而已,也有些破败了,连门漆都剥落了。

(笔者注:现在的西施故里建筑群,乃后世八十年代之后,陆续落成的。)

所以,当坏哥在有几分荒凉的苎萝山上,问小诸葛这席话的时候,倒是真把诸葛寿焘给问住了;故事里的事,谁说得清楚呐。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世子稳重点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和忍者恋爱吧! 杀了那个妖鬼 我叔宋太宗 首辅的屠户悍妻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