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北宋大相公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波助澜

第二百九十二章 推波助澜(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熊孩子 综武江湖:我为大理寺卿 俺宝玉在清朝当大官 废土种田就是要攒 表姑娘的桃花劫 神豪人生 武侠:从笑傲江湖开始坑主神 艾泽拉斯阴影轨迹 对垒 锦衣色

而在文学方面,晏殊和王安石的成就也是旗鼓相当,虽说晏殊没有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是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也绝非常人能及。

晏殊自少好学,能诗善词,晚年仍孜孜学习,不知疲倦,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而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与欧阳修共“开江西一派”。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认为,晏殊在词史中地位主要是承先启后,以名公巨卿的身份和大量的优秀词作带动了词坛的繁荣,即“临川(晏殊)珠玉继阳春,更拓词中意境新”。

一方面,晏殊词大多为娱宾遣兴、流连光景之作。晏词有的描写男欢女爱、春花秋月,有的抒写伤春怨时、离情别恨,多有清新之辞、娴雅之气。其词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人生体悟,具有士大夫的气质,可谓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者。晏殊也是北宋专攻令词并以此名世的第一人。

另一方面,晏殊词风格温润秀洁,雍容典雅,语言清丽自然,音律婉转和谐。他善于捕捉瞬间情景,即景传情,构造缠绵悱恻的情词,多有继承南唐的风格和形式,尤其受到冯延巳词风影响较大,学习冯词的明丽与疏朗,脱去了花间派的脂粉气,多所创新。

相比起晏殊更加钟情于风花雪月,王安石的诗词大多就与他的政治生涯所相关联。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创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不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家风范。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

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大致可分为抒写情志和阐释佛理两类,“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豪纵沉郁,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共开豪放词之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正是因为二者在政治和诗歌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再加上王安石未人刚正不阿,所以陆垚觉得,不管晏殊这次会见王安石是不是通知自己,王安石能够得到晏殊的赏识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现在,既然晏殊亲自为了王安石的事情来拜访自己,说明他的确是想要让王安石在朝堂当中更进一步,或许晏殊心里也明白,可能王安石比范仲淹更适合掌权。下一任相公大概率是包拯,但是包拯之后呢,又会是谁?晏殊这也算是在为赵祯后续的用人操心。

想到这里,明白了晏殊用心的陆垚,示意晏殊在书房内等一下自己,随后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片刻过后,当陆垚再次回到书房的时候,他的手中拿着几张文稿。

“这是……”晏殊看到陆垚手里的文稿,还以为又是陆垚写出来的什么点子,陆垚没有回答,而是先把文稿交给晏殊看了一下,晏殊越看越觉得惊讶,这纸张上面写的,是一种名为以战促和的策略,而这种策略全面的分析了现在宋夏之间的形式,还有作为宋朝的角度,该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文章并没有夸大宋朝的实力,而是十分理性客观,对于大宋的分析,其中有好几条,跟之前樊楼夜宴当中张风给出的建议差不多。但是,文中也指出,开战是一定的,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虽说没有像陆垚一样提出一些具体的军事方面的策略,但是以战促和的这一想法,其实是非常符合现在宋朝的情况的。

晏殊看完文稿,转头看向陆垚,他的第一感觉,这东西应该是陆垚新想出来的,因为之前的时候陆垚在夜宴上并没有说出这种想法,而这个文稿上面也恰恰没有具体的军事方面的策略,所以陆垚应该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了宋夏之间的问题。

而陆垚,则是在晏殊看完文稿,对于这当中给出的观点大加赞叹的同时,淡淡的说道:“这上面的话,都是王安石之前来到我府上跟我说的,我当时询问他对宋夏双方的局势该怎么办,他给到了我这些建议。”

晏殊愣在原地,他本以为,王安石的强项是在内政方面,没想到,他在外交政治方面也是一把好手,王安石准确的分析了两个国家之间如果想要实现谈判的核心,就在于一方的军事实力。而大宋现在的情况,也被王安石分析的十分透彻,能打,但是不能打到底,大宋的国库刚刚充实起来,经不起长年累月的消耗战,所以,以战促和才是最好的方式。而这种想法,晏殊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他只是单单的将这次宋夏之间的处理方式,分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两种观点,其实晏殊现在看完手中的文稿仔细思考一下,这两种方式真的就没有共存的可能么?这以战促和,就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既可以彰显大宋国威,又可以展现大国风范。不过,文稿当中也强调了,这大夏立国,宋朝应该是怎么都阻止不了了。对于这一点,之前张风有提过,不过很快就被主战派给否决了。

于是,晏殊询问了陆垚对于这篇文稿的想法,不用多说,陆垚肯定是之前已经看过这篇文稿了。

而陆垚只是给出了两个字,完美。这代表着,其实陆垚十分认可王安石文稿当中提到的必须承认大夏地位和以战促和的这种方式。晏殊仔细思考了一番,说道:“我真没想到,这王安石竟然有如此智慧,是我之前小看了他。小陆大人,你认为,我是不是应该现在就把这东西交给皇上看看?”

陆垚想了想,说道:“我倒觉得并不用这么着急,最好是等到范仲淹大人他们前方和谈不顺利,当陛下问起有没有什么建议的时候,那时你将这东西拿出来,一来很有说服力,二来,也可以成功将王安石引荐给陛下,到时候王安石一定会给所有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晏殊点头,说道:“不错,那就这么办。”

二人对王安石的事情达成了一致,随后二人有又是聊了一会儿,晏殊就要告辞离开了。陆盱这边自然也是送晏殊出了陆府。

离开之前,晏殊还是问了陆垚那个问题。在晏殊看来,王安石听到陆垚名字的时候,其实跟陆垚感觉没有那么熟悉,为什么陆垚会如此卖力的帮助王安石呢?

陆垚表示,只要是有能力的人才,自然是要多多送到朝堂之上发挥他们的作用才好。谁都知道这话说的是表面上的漂亮话,不过看样子陆垚也不打算告诉自己真正的原因。不管怎么说,这举荐的功劳也会落在晏殊身上,于是晏殊也没有多问,拿着那份文稿回到了相府,也算是不虚此行。

(本章完)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世子稳重点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首辅的屠户悍妻 和忍者恋爱吧!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我叔宋太宗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杀了那个妖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