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1850美洲黄金大亨 > 第一百九十二章:总统的态度

第一百九十二章:总统的态度(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新婚夜,植物人大佬被亲醒了 满级学霸在生存游戏里封神 穿书后我成了偏执皇子心尖宠 女猎户的傻夫君 卡牌世界的言灵师 大冤种街舞少女 大秦纪 我欲,穿花寻路 统御九洲 杀死那个反派!

“让日本开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在美利坚所有的高级军官中,只有你出生于东方。

论对东方各国的了解程度,我想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日本,你是美利坚陆军高级军官中最适合远征日本的的人选。”

思虑良久后,菲尔莫尔缓缓说道。

“远征日本,也确实需要海军的配合,但动用海军,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能否在不开战的情况下,仅仅只倚靠武力威胁,胁迫日本当局开国?”

联邦政府的财政远比梁耀想的还要糟糕。

菲尔莫尔既要日本开国,又要不开战以节省军事开支。

不开战的情况下迫使日本幕府当局开国当然可以做到。

历史上日本开国也是以相对和平的方式开国,美日之间也未爆发直接冲突。

但《美日亲善条约》是在1854年3月31日,也就是佩里第二次叩关日本之时签订的。

佩里第一次叩关只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动,并未洞开日本的国门。

《美日亲善条约》的签署也不是很顺利,为了签订《美日亲善条约》,佩里和日本幕府扯皮了整整六周的时间。

梁耀可没有心思和时间三番五次往日本跑,和日本幕府当局扯皮周旋。

能一次就解决的事情,没有必要分两次解决。

他也清楚日本人的秉性,天生贱骨头,不给点物理上的教训和威慑不会服你。

迫使日本开国,梁耀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菲尔莫尔争取连任,他不想为下一任对他态度不明朗的总统做嫁衣裳。

当然,迫使日本开国,梁耀也是为了他自己能够跻身美利坚军界的更高层。

从中校到上校是一道槛,从上校到准将又是一道更高的槛。

准将这这一级别的顶层军官已经不是靠金钱和旁门左道可以弄到手的了。

想要成为美利坚的将军,必须要有实打实的大军功作为垫脚石。

目前这个最合适的垫脚石无疑是日本。

“有这个可能性,不过以日本人狡猾的性格,他们很可能以种种借口和理由拖延时间。

我担心等到日本开国的时候,您的任期就已经到了。”梁耀说道。

梁耀的话戳到了菲尔莫尔的痛点:他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总统任期。

现在已经是1851年8月,1853年1月他就要参加总统竞选,谋求连任。

而组织舰队,前往日本,再到最终抵达日本,至少需要8个月,中途谈判需要时间,回来也需要时间。

算起来,想要在自己的任期内完成日本开国一事,留给菲尔莫尔的时间非常紧迫。

菲尔莫尔当然不希望自己任内做的事情成为功劳落在下一任总统头上。

“如果日本人执迷不悟,必要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秀一秀自己的肌肉,彰显美利坚的国威。”

菲尔莫尔想了想说道。

“海军准将佩里非常认可你开国日本的提议,佩里出生于光荣的海军之家,学识渊博,为人沉稳,更兼有出色的辩论才能。我想你们是非常合适的搭档。”

“能和佩里将军成为搭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只是海军有海军的陆战部队,我担心海陆两军配合行动,海军部和陆军部的意见会不统一,这是非常要命的问题。”

梁耀说出了他的顾虑,此时的美利坚陆军和海军的关系虽然没有恶化到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和陆军那种程度,但美利坚陆海军不合,却是不争的事实。

“这只是初步打算,回去之后你拟定一份作战计划交给我,我需要一份详细地作战计划以及更详细的信息进行参考评估后才能正式做出决定。”菲尔莫尔说道。

“佩里准将也正在从巴尔的摩赶来纽约的路上,他想亲自见一见你,面谈日本开国一事的可行性。

大清国访美使团的事情,还劳你费心,务必要稳住大清访美使团。美利坚在国际社会上需要一个强大的朋友。”

“作为美利坚的公民,我会尽最大努力促成清美两国之间的友谊。”梁耀站了起来,对菲尔莫尔说道,“但总统先生,既然想和人家成为朋友,以诚相待是最基本的准则,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辞别菲尔莫尔,梁耀回到了范德比尔特的庄园。

潘正炜等人见梁耀回来,急忙询问梁耀菲尔莫尔总统留下他之后都说了些什么,接下来他们应该怎么做。

梁耀让他们照常在纽约附近进行考察,参观纽约附近的工厂,同时不要和联邦政府的官员进行接触,不谈条约之事,先吊一吊美利坚人的胃口。

暗地里,梁耀也会推波助澜,利用掌握的报社煽动民间的情绪,利用民间的舆论给联邦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

范德比尔特的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胡桃木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咖啡杯,一盒子沙,以及一盒用于咀嚼提神的烟叶。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我叔宋太宗 和忍者恋爱吧! 首辅的屠户悍妻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世子稳重点 杀了那个妖鬼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