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狂野北美1846 > 第550章喜乐掺半

第550章喜乐掺半(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都市长生不死 帝关 弈君 邃宇:天目 诸天之劫:我欲通天 宁盛御行使 终末残响 大唐山海行 最强黑店系统 诸天万界我无敌

拿破仑三世执政期间频频出现的英法联军,自此成为绝唱。

大唐帝国能够敏锐的感受到这种变化,来自欧洲的国际压力削减大半,皇帝李察肩头上的担子顿时一松。

必须得承认

英国的皇家海军加上法兰西的陆军是当今世界最强组合,拥有这样底气的英国官员说出;“大英帝国的威严不容挑战”这句话时,对方能够感受到如山的压力扑面而来。

现在不一样了,法国人不玩儿了,普鲁士人也不热衷欧洲以外的事务。

形单影只的英国外交力度大不如前,估计只能恐吓一下小国弱国,对大唐帝国这样的世界列强很难产生影响。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皇帝李察信马由缰的走到一人多高的手绘大幅地图前,满意的端详着帝国明黄色的广阔疆域,目光在中美洲古巴区域稍微停顿后,继续看向南美洲各国势力分布。

在地图上

南美洲呈现出明显的三分天下格局,状如冰激凌桶的南美洲地图上,冰淇淋桶下部属于大唐帝国的明黄色连成一片,蔚为壮观。

而在冰淇淋桶较宽较肥的上部,濒临大西洋以巴西帝国为主,是三分天下的第2部分。

该国政治、经济已经被大唐帝国深深的渗透,亲唐政治势力空前强大,巴西海关掌握在大唐帝国资本的手中,作为巨额战争赔偿抵押物之一。

通过各种南美洲统一市场条约,大唐帝国已经将南美洲安第斯总督府与巴拉圭,乌拉圭,阿根廷和巴西紧紧捆绑在一起,智利和玻利维亚有限参与,形成了一个畅通的南美大市场。

冰淇淋桶上部濒临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部分国家,是三分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这包括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法属和英属圭亚那,苏里南,古巴等国和地区,是大唐帝国推行下一步战略的重点地区。

该地区属于传统阿兹特克帝国发源地和大本营,拥有较多的人口和千年以来的文明发展史,经历西班牙人两三百年殖民根深蒂固,对大唐帝国一直持有较为敌视和疏远的态度。

皇帝李察双手环抱着,右手轻轻磨挲下巴上剃去的坚硬胡茬,目光在这几个南美洲国家的版图上流连,心中一连串的念头乍起忽灭,纷纷而至。

作为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帝王,他不喜欢南美洲出现不同的声音,不管是哪一国家,不管他是什么来头?

找机会,应该用武力去修理一两个刺头才恰当。

不知不觉中

皇帝李察越来越习惯于用武力解决问题,他从中尝到了甜头,那种潜移默化以德感化四夷的速度太慢,效果太差,远远没有征服战争来的那么立竿见影。

一场南美洲战争打下来,收复了巴拉圭和乌拉圭两个马仔,打服了巴西和阿根廷两个实力较强的南美洲国家。

通过战后各项条约的捆绑,完全可以预见巴西和阿根廷将会向美国南北两方一样,被大唐帝国鼎盛的武力说服,乖乖的成为美洲统一大市场的一份子。

武力征服的爽感极强,是皇帝李察惯用的方式,赫赫凶威就是这么打出来的。

大唐帝国海量工业品和农产品在美国南北双方倾销,打压的美利坚合众国工场主纷纷破产,战后10多年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规模工业,就是鲜明的例证。

美利坚联盟国工业发展的萌芽被掐断,现如今是以奴隶种植园为主的经济结构,为大唐帝国的纺织厂提供原花原料,同样是工农业产品的倾销地。

今后的巴西和阿根廷也一样,在美洲统一大市场的环境下,只需要接受大唐帝国海量的工农业产品倾销就可以了,不用发展什么自主工业,要那玩意儿干啥?

大唐帝国深化南美洲合作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就是要将整个美洲打造成为大唐帝国的后院,工农业产品的倾销地,打造以大唐帝国为首的国家势力集团,对美洲国家互相之间给予最惠国待遇,对域外国家则实行高关税。

如此一来,美洲大市场就成为大唐帝国独享的后院。

当然了

这个后院不能拒绝大英帝国工业品的进入,这是世界霸主的威严,但法兰西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工业品就只能说抱歉了。

好在大唐帝国并不畏惧英国工业品公平竞争,蒸汽机械,棉纺织品,炼钢造船等英国工业强势领域,大唐帝国的工业水平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抢占了很多市场空间。

与墨守成规的英国工业相比,大唐帝国工业领域注重科技研发,注重技术迭代,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崛起了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集团,发展速度非常快。

以英国传统的优势行业棉纺织业为例,

棉纺织业是英国工业的代名词,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凭借着珍妮纺织机和水力纺织机等革新,将廉价的机织布销售到全世界,一度占据了英国工业产值的8成以上。

棉花贸易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宗贸易,每年达到数亿英镑之巨。

来自印度,埃及,美国南部的优质棉花,进入英国数千家棉纺织厂中加工成纱线棉布,然后畅销欧洲和全世界。

英国廉价机织布极大的冲击着世界棉布市场,甚至导致棉花发源地印度和华夏大陆大量家庭纺织工人失业,手工织布无法与廉价的机制布抗衡。

19世纪早期,印度有600余万纺织工人,到了1850年只剩下280余万,到1860年只剩下230余万,到了1870年已经不足200万,呈现急剧减少的趋势。

东亚的满清帝国要好些,毕竟不是印度那样完全的殖民地,但是大量的洋布依然冲击着市场,让很多沿海地区的手工纺织工人失去了唯一生计,日子过得愈发艰辛。

大唐帝国的棉纺织工业是后起之秀,成长于19世纪50年代,崛起于19世纪60年代,尤其以不断的推陈出新享誉世界市场,能够与英国棉布进行全方位的竞争。

大唐帝国纺织业通过间谍从法国弄到了纺织提花技术,并且以全球领先的化工业改进印染技术,电力纺织机械技术,生产出品种,花样新,价格极富竞争力的纺织产品,并且大规模的返销欧洲,畅销中美洲和亚洲,抢夺了很多英国棉布的市场。

在英国南开夏郡,曼彻斯特郡依然有上千家使用传统水利纺机的企业,技术发展上不思进取,在面对大唐帝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纺织品竞争中纷纷破产。

近些年来

纺织工业在英国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迅速降低,面临大唐帝国纺织工业挑战是重要原因之一。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叔宋太宗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首辅的屠户悍妻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世子稳重点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和忍者恋爱吧! 诸天万界修改历史系统 杀了那个妖鬼 开局征服太子妃,成就至尊九千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