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官路多娇 > 第157章:十张发黄的纸片

第157章:十张发黄的纸片(2/2)

目录
好书推荐: 剑法 穿越之唐时明月 猎人旅途 虎豹骑 重生复仇伪萝莉 血魂吟 乾坤修真学院 孽仙缘 武上神仙 修真美利坚

不久,明皇家也染上了瘟疫,不到半个月,其64岁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陈氏先后去世。明皇和二哥眼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家里又没钱买棺材,甚至连块埋葬亲人的土地也没有。可叹朱世珍一生劳苦,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处。朱元璋和二哥放声痛哭,惊动邻居刘继祖,于是继祖给了他们一块坟地。他们兄弟二人好不容易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刘家的土地上。三十五年以后,明皇回忆起此事时,仍难抑悲痛之情,他在《皇陵碑》中写道:“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不到半个月,昔日和睦温暖的家不存在了,父母的疼爱也一去不复返了。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地影响着明皇的心境,使他仿佛跌进了无底深渊。这时,为了活命,明皇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明皇实在走投无路之下,想起幼时曾经许愿舍身的皇觉寺,于是就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在寺里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有时仍会受到老和尚的斥责。日子一长,明皇憋了一肚子气。一天,他扫地,被伽蓝神座绊了一下,于是他就顺手打了伽蓝神几扫帚。

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明皇。明皇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他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明皇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可是,他做行童不久,寺里的粮食不够和尚们吃了,寺里也得不到施舍,主持高彬法师只好罢粥散僧,打发和尚们云游化缘。这样,明皇才做五十天行童,而且还不会念经、做佛事,但是没有办法,也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lang。这时明皇年仅17岁。

明皇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于1348年又回到了皇觉寺。在这流lang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lang生活铸就了明皇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明皇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皇在外云游的三年,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社会上广泛流传着“明王出世,普度众生”的说法,北方的白莲教也在进行同样的宣传。明皇在流lang中,也接触到这样的宣传,他目睹国是日非、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在回到皇觉寺后,他发奋勤学,广交朋友,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

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发动起义,并推韩山童为明王。同年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这些起义者用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

明皇闻听起义的消息,不由心想,老在寺院里,随时可能被元官军抓走,性命难保。正在此时,他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信,汤和在信中邀请明皇参加郭子兴的义军。恰在此时他的师兄秘密告诉他,说有人知道此信,要去告密。于是,明皇放下钵盂,赶紧去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明皇25岁。

在明皇称帝之前,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明皇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明皇在和州驻守几个月后,粮食供应成了问题。与和州相对,紧靠长江南岸的太平(今安徽当涂)、芜湖是盛产稻米的地方,但是没有船只,只能望江兴叹。这时恰好两支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明皇亲自处理合并事宜。七月间,巢湖水军千余只战舰突破元军封锁抵达和州。明皇的步马军登上巢湖水军的船只,从和州东渡长江。到达对岸的采石,常遇春一马当先,率军冲杀,攻克采石,获得大量粮食。将士想把粮食和战利品运回和州慢慢享用。见此,他果断地命人砍断船缆,任船顺流而下,断绝退路。将士们见无路可退,一鼓作气,在明皇率领下攻克太平。进入太平,明皇重申军纪,严禁掳掠,有个别兵士犯禁,立即处死,因此,明皇的军队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明皇于是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己做元帅,任命李善长为帅府都事。这样,明皇便开始了稳固根据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明皇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明皇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他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明皇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他便攻下集庆。

明皇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他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明皇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此时,尽管明皇拥有十万兵力,声势比过去大了很多,但是占有的地盘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同是反元武装,但是张、徐二人同小明王却相互敌视。不过,北面小明王、刘福通率领的红巾军主力,大大牵制了元军,而且,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明皇。这样一来,明皇暂时没有对付不了的敌人,并且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

明皇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于是在占领应天不久,他立即派徐达攻取镇江。出战前,为了严明军纪,他故意以放纵士卒的罪名将徐达抓起来,并准备以军法处斩。此时,李善长出来求情,众将不知是计,也一起求情。于是明皇就顺水推舟,说看在众人的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徐达之罪。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到1357年冬,明皇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攻下了金坛、丹阳、江阴、常州、常熟、扬州等地,控制了应天周围的战略据点。到1359年,从现在的地图看,明皇已经占领了江苏南京、太湖以西,往南经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界处,到浙东的一块长方形地区。与四年前刚占领应天时相比,形势已大有改观。

在完成了“高筑墙”的部署后,明皇便着手实行“广积粮”了。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明皇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1360年,明皇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明皇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明皇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明皇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执法如山的明皇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明皇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他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明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李善长、朱升。他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仲实(即唐桂芳,以字行),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明皇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明皇之所以能够从社会最底层,成就帝业,开造一代大明王朝,由许多方面的因素。但在诸多原由中,有一个不被人关注的方面,那就是狂雪。

狂雪!!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风流万岁爷 大明:我的老板是朱棣 谍海青云 朕就是万历帝 谁给大明续命了? 世子稳重点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短视频通古代,祖宗们都惊了 杀了那个妖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