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都市言情 >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 第293章 生产V16

第293章 生产V16(1/2)

目录
好书推荐: 西游虎妖,凡人催我快登基 好莱坞的亿万富豪 我在东京开宝箱 穿成农门娇美小福包苏小鹿苏崇苏三妹 穿成豪门小可怜,靠科研修仙反杀 多子多福,从娶妻开始长生! 野鹿便利店 刻碑人 我真不是修仙界的玄学大佬 亮剑之系统

第293章 生产v16

六月,冰箱厂还是增加了一条生产线。

冰箱这项产品生产搬到工业区后,就有了新的厂长和副厂长。副厂长是大学生,厂长是地方单位的一位主任调过来的。而像这样地方单位调到厂里来当领导的,属于很正常的情况。而且也是有利于工厂的发展的。

像地方单位过来的,并不代表过来了就跟以前断了关系。该有的人脉还是保持着的,多少能给工厂带来一些便利。

增加生产线,是冰箱厂厂长和分配的领导班子开会决定的。然后上报到杜主任那边了,现在杜永康已经不在汽车厂这边了,直接到园区那边当主任了。后勤部的张主任倒是跟罗成一样两头跑。

冰箱需求量大,主要是上面省区里做人情的购买票,每个月就要不少。而且这年头知青时代还没来,有些背景不好的,其实钱还真不少。一台几百块的冰箱而已,对一些有钱的人来说真不算什么。

这冰箱已经开始在南方城市销售了,像义安和苏浙地区也开始真正的有些热了。沿海一些炎热城市,在六月就已经正式进入夏天了。

上面省里要做人情,要票,这是惯例。就像义安城大小单位和企业,那么多自行车,这自行车票哪里来的,难道是个人跑去自行车厂讨要来的嘛,还不是分配来的。

罗成本来只想指定一些城市先售卖的,先经济好点的城市,明年再扩张点。如果是以前义安这样的城市,肯定是不会安排货车带人去卖的。

但现在,有些城市你不去卖,并不代表人家不知道你有冰箱卖。别的不说,哪个城市没有在修养的干部和领导呀,就算单位和企业不买,这些老领导和干部得先安排上吧。

还有一些住大院房的,房子都跟人家配了,还会差你这一台冰箱和空调。

甚至四九城那边都有人打电话来了,骂汽车厂这边没有政治觉悟。你是想的好,四九城在北方,热起来没其他城市快。但你得想想,其他城市都有了,四九城这个中心城市竟然还没有,而且四九城大院多,领导多,你要对老百姓销售,可以等到七月。但是现在,立刻马上给四九城送货。

接待外宾的地方,优先摆放冰箱安装空调。

现在摊子大了,电话都直接打到冰箱厂和空调厂的,担任冰箱厂和空调厂的厂长,除了开会上报,他们是真顶不住压力。

罗成本来就不喜欢事事过问的,之前一个城市安排几百台空调和冰箱,在冰箱上面,他是感觉六百五十块一台,没多少人买的起的。现在他发现自己错了,这就跟考试得分一样,有人考试得九十八分,差两分就满分了。跟得满分的比好像就差一点。但在得满分的人眼里是因为总分只有一百分,而不是他只能得一百分。

就像有些人得努力攒一年的钱才能买辆自行车。但有些人买自行车,只是因为自行车只值这样多钱,要是再贵一些,该买的话依然会买。

罗成其实是不知道历史,何况正常人在后世哪里会去查看当年冰箱上市,有多少销量呀。在冰箱开始销售的时候,一直就是供不应求的,甚至在八六年的时候,平均一个月生产八万台,都无法满足需求。

就算八六年已经改革开放了,但那时候除了做生意的,普通人工资就算涨了,要买台冰箱也很吃力。雪的冰箱一开始就卖上千块,要知道八零年代初,工人工资依然是几十块一个月。就算八六年,工资年薪大部分城市也就一千块。

而再比一下现在,冰箱其实大部分还是被企业和地方买去了。流入市场被个人买去的,最多几千台,而价格的话,也比改革后的冰箱便宜近一半。

就算年代不同,但你月产一两千台,跟人家月产八万台比,差距也实在太大了。人家八万台都供不应求,罗成这几千台,如果不是年初就开始生产积累库存,想给十个城市铺货都难。

罗成想学别人来饥饿营销,但不能真的太饥饿了呀,搞的那些跟车卖空调的高中生感觉太轻松了,卖完了又不能立刻回义安。因为跟车的都有采购人员,要采购当地一些特产回去。这就让高中生基本上是卖几天然后休息几天。

至于装空调的,就没那么轻松了,到了一个城市就忙个不停,都是跟单位和企业领导安装。一个人一天就要装几十台。得配合敲墙的和填补水泥的泥瓦工,也有直接装窗户上的,那就要木工来修改窗户了。

而这样的采购方式,最直观的就是,在食堂的窗口里,已经出现了卖水果的。

现在汽车厂的工人,觉得工资不够。别说工人了,就算一些师傅,工资五六十的,都觉得不够。

以前是没地方,不舍的吃,不舍得。但现在是有地方了,反而感觉钱不够了。

就比如一个学徒工,工资二十不到,食堂里的一斤不要票的主食买不买,早晚各一斤就是两斤。吃米饭的话,也三毛五左右。总要吃个二分钱的菜吧,要是食堂有荤菜,买不买,不要票的,其他工厂一个月难得吃一回。汽车厂有荤菜了,难得还不抓紧买。

所以平均伙食一天四毛钱不过分吧,然后就是内部可购买的大米,就算是学徒工,也能买十斤,不买是傻子。这上面每个月一块六毛五没了。

再算个人定量,柴米油盐,粗细粮三十斤左右,四五块钱得。

现在就出现一个局面,哪怕一个学徒工在工业区上班,一个人能弄到的粮食,都够几个人吃的了。但真去弄了,随便算一下,没钱了。而年轻人,总要有额外消费吧。工人基本上每个月能领到一张电影院的电影票。免费看的,但去看电影,啥都不吃嘛。

义安这边种向日葵的少,瓜子产量不到,但有地方有呀,现在汽车厂的业务各城市跑。罗厂长又特别喜欢弄各种吃的喝的。不要副食品票的瓜子,了解一下。一两分钱一小袋便宜着勒。

还有溜冰场,没结婚的小伙子爱去玩,那边有好多好看的小姑娘也在玩。

还有美食街,汽车厂有美食卷发,也是福利。谈对象的人,经常往那边溜达,有卷就便宜。没卷就要收票,导致现在一些人去约会,都问工友借卷。一些年龄大的人,每个月手上的卷都是被别人讨要走的。

现在水果一搞,中年人和大龄老师傅,买个水果回家,自己和家人都尝尝还是舍得的。而汽车厂还有各种大件票,技术高的师傅还是比较好获得的。弄一个大件就得上百。以前有钱多,也不舍得买,因为粮食经常不够吃,得备着钱去鸽子市买。如今粮食不愁了,钱多了,心思也就多了。

罗成其实也没有想到,发各种卷,反倒是促进了各种消费。其实罗成也不想搞这些卷的,但不搞,就是带头违反政策,上面施行票据购买,你取消票据,就是唱反调。食堂其实搞吃饭不要饭票,那也是在内部搞。等美食城完善后,没有发的美食卷的,在美食城里吃饭一样是要粮票的。

当然了,职工有了闲余的钱,也不可能全部到汽车厂开办的地方消费。在粮食有保障的情况下,不少人开始讲究家庭条件了,比如最平常的东西,桌椅板凳。小孩的学习用品,还有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碗筷,就像罗成还没参加工作的时候,招待亲戚的时候,还要自带板凳碗筷。

因为工资不能涨,在工业区上班的职工因为生活逐渐好了,家里条件都有明显的改变。起码在吃饭上面不会跟以前那样吃碗饭还要算计着能吃多少来了。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离婚后前夫哭着求复婚 与前夫的重生日常 和女神们的荒岛生涯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异世卡斗 偏偏宠爱 他趁虚而入 女神的绝世高手 血沙 异界铁血之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