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百零九章 这桩买卖——句容接了

第一百零九章 这桩买卖——句容接了(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殷女司马 皇朝在逃小公主 穿成百万up主,我疯狂掉马甲 文艺复兴:命运狂奏 一定不会放过你 世子凶猛:这个家我败定了 江湖不过一把刀 苟在荒诡世界 我在八零投机倒把 陆教授高不可攀,私下却为她折腰

沐英眼神一亮:“太子的意思是?”

朱标走了两步,认真地说:“父皇是在与他讨价还价,说到底,五千两不是一笔小数目,折合到一个战术背包之上,也有五十文。只要他主动降低要价,父皇便会准他。”

沐英惭愧不已,还真把义父朱元璋看简单了,他是帝王,有些话不能明着说,毕竟此事关系到户部,关系到国库,总需要慎重一点。

句容,县衙。

随着对县衙工作的熟悉,顾正臣才发现,县衙并不是对百姓天天开放的,而是每个月中,逢三六九的日子放告。

所谓放告,就是批准百姓告状,县衙接收状纸。

告状还需要挑日子?

顾正臣表示很疑惑。

而且农忙时节,通常县衙

会止讼,意思是不收状纸了,有啥委屈,里长、老人就地处理了吧,实在不行,等收完庄稼你再去县衙告状。

当然,平日里与农忙止讼时,县衙也并非完全拒绝告状,但只受理大案,比如人命案,强盗案等。

吹牛被人揍了,吵架被人殴了,只要没死人,平日里并不管。

当然,放告日子并不是强制要求,而是各地默认,有些知县偷懒,或有些地方“民淳事简”,一个月放告两天,也是有的。

不过顾正臣表示这套对民实在不公,宣布废掉三六九,一个月九天放告,转行隔日放告制,一个月十五日放告。

承发房外,

一条长桌后,赵谦坐在椅子里,桌案上铺着纸张,墨已研开,看着路过的行人,就差招呼一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代写状纸,不收一文”的话。

可是等了半日,赵谦也没等到一个上前告状的,倒是看到一些人探头探脑,站在远处观望。

失望的赵谦收了摊,回去禀告顾正臣。

顾正臣并不意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最主要的是,句容百姓畏惧,害怕得罪强宗大族。

毕竟顾正臣只是外人,三年一任,说走就走,而这些强宗大族,却根深蒂固,现在翻了案,谁知道三年之后,这案情会不会反转?

再说了,顾正臣虽然表现出了善意,表现出了对抗强宗大族的勇气,但实质上,并没有对郭家做出什么事来,只不过是打了

郭杰一顿板子,这对郭家来说,什么损失都没有。

想要破冰,得用力凿。

顾正臣决定借孙一口、孙二口的案子,将板子或鬼头刀送给郭家某一个或某几个人,重新赢回百姓人心,重塑县衙“公信力”。

就在顾正臣盘算着从何处入手时,张培、姚镇这两个家伙上气不接下气得跑回了县衙。

看着回来的两人,顾正臣有些麻爪,这来回二百里路,你们两个太不当一回事了吧,一天来回跑。

张培、姚镇迈着罗圈腿,脸色毫不掩饰疲惫与痛苦。

“有话,到里面说吧。”

张培见二堂人多,没敢直说。

顾正臣回到知县宅,安排人送茶。

张培将朱元璋的话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末了劝说:“陛下发了两次怒,对顾先生的行为颇是不满,标下以为,这战术背包的生意,还是交给朝廷来做为上。”

顾正臣分析着朱元璋的心态,思虑一番,对担忧的张培、姚镇笑了笑,轻松地说:“发怒不见得没有转机,陛下不也说了,只要本官出一道难住所有人的题,这事就不反对。”

姚镇急出汗来:“顾先生,这世上哪里难得住所有人的题,这是陛下让先生知难而退啊。”、

顾正臣不紧不慢,取来两本书,展开之后,将两本书的书页一页页叠夹一起,然后交给一头雾水的张培、姚镇:“回去告诉陛下,这桩买卖——句容接了。一年制五万背包,另外,课税

走十二税一。”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我的父亲太努力了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娇少爷被山匪掳走后 被夫君杀身证道后,我重生了 玉露凝棠 重生之冒牌皇帝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假太监:太子妃你也不想太子被废吧 大明:嘉靖修仙啦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