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明不清 > 106 十王府4(盟主加更1)

106 十王府4(盟主加更1)(1/2)

目录
好书推荐: 娇娇王妃手段高,病娇王爷不经撩 仙踪浩渺:十块钱秘笈开启修仙大门 战天秘录 春天见 美漫从街头霸王开始 寻龙太保 隔岸观海 穿越后大将军非我不可 禁区帝子,开局荒古圣体 鸡娃妈妈很疯狂

那可是先帝琢磨了十几年无果、张居正都搞不定的大人物,岂能靠邪门歪道轻易拿捏。最稳妥的办法应该是拖,皇帝才二十出头,李成梁却已七十大几,随时都可能躺下不起。拖上五年八年,一根手指不用动,水到渠成也。

陈矩也不太清楚皇帝为何这么心急,更不太明白干嘛一上来就针对辽东李家。要想染指兵权,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拿京营开刀。古人说得好,柿子得先吃软的,何必先挑硬的啃呢。

在此时的边军当中,西北的麻家和辽东的李家都是大老虎,轻易碰不得。他们不光手握重兵、身居要职,还在朝中经营了好几代人,关系错综复杂,很难一击奏效,一旦被缓过来就是滔天大祸。

“李总兵年纪几何?”可是经过下午皇帝的一番讲述,原本的不可能好像又很有可能了,关键就在于人性。

“七十有九……”王安毫不迟疑的给出了答案。

“唉……只要他的儿孙们进京探望,李家就算完了!拼搏一辈子,自己又能带走多少,还不是要留给儿孙享用。在这个年纪断了后比直接杀了还难受,有一丝希望也必然不会鱼死网破。

万岁爷不是说了,只要李总兵能守住辽东五年,李家的儿孙就一个不碰,将来还是朝廷臣子,无非就是换个地方任职,总比啥都不剩好多了。”

吧嗒吧嗒嘴,陈矩有些同情李成梁。人家好歹为大明朝廷在边关拼杀了大半辈子,没功劳也有苦劳,老了老了,却因为裁撤军堡的建议引来皇帝猜忌,搞不好还得落得个断子绝孙的结局,颇有些不近人情。

可是想想皇帝给出的说辞好像更有道理。如果边军将领全像李家那样养寇为重,世世代代靠吸国库的血长胖,朝廷就算再提高几倍赋税,逼死老百姓也养不起这么多蛀虫。

所以为了江山社稷稳牢、为了黎民百姓少吃苦,蛀虫是必须挖出来的,但不一定踩死。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嘛,只要肯和平交出兵权一律既往不咎,找个地方当富家翁去吧。

宦官们绝大多数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天生会站在黎民百姓一边,极度仇恨祸国殃民之辈。所以无论是具体执行的张然还是辅助配合的李实、王国泰,都对这个计划抱积极态度,干劲儿挺足。

“就怕走漏了消息……有损万岁爷的威望。”王安当然也希望消灭一切为富不仁者,可站在他的立场上又不得不为长远考虑。

就算皇帝这场的棋赢了,那后面呢?绑架封疆大吏家人的事情不可能永远瞒着,即便把李家上下全杀光依旧无济于事。到时候朝臣们知道皇帝用大臣的子孙当人质要挟心里会怎么想?以后皇帝再说啥还能相信吗?

从短期看皇帝是赢了,可是从长远计较皇帝好像输了,失去了人心。孰重孰轻目前还算不太清楚,只是本能觉得有可能不划算。

“威望?……万岁爷说得对,在强权之下虚名只能是虚名,除了哄骗百姓之外半点作用都没有。先帝年轻的时候很爱惜羽毛,结果还不是落得一片骂声。

我以前也没想明白朝臣们为何非要殚心竭虑的限制先帝,听了万岁爷的一席话才豁然开朗。如果把朝廷税赋看做一张大饼,朝臣和万岁爷就是吃饼的人。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光靠讲理是没用的,想多吃就得上手抢。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后找到了孩子她爹 娇软贵妃是细作 大宋第一侯 三国:袁神,启动! 我真的没打算造反 未出阁的相府嫡女生娃了 主角被夺走气运之后[重生] 我在5:20种小喷菇13:14制霸咒术界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你们能不能换个白月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