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玄幻魔法 > 星宫帝尊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格格不入

第四百四十七章 格格不入(2/2)

目录
好书推荐: 玄幻百器谱 师妹你节操掉了 蜜宠霸婚,少帅心尖宠! 美女的贴身小兵 绝妖惑世 凡人仙帝路 剑破江山 超极品兵王 军爷撩妻之寝不自禁 神级武当弟子

湖水清澈幽碧,湖面凉亭曲廊,数十只罕见的珍贵灵鸟漂浮水面,伸颈拨掌,惬意觅食,快然自足。

还未欣赏完眼前美景,宋东昊等人便被人引领,穿过一个隐秘大门,在幽暗甬道中前行一刻钟,进入一个极其宽阔的大厅。

大厅地面平整,已经云集众多皇族成员,密矗数团。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高悬于大厅之顶的碧波湖底,与大厅内一座气势恢宏,灵光绚烂的庞大灵阵。

头顶湖底,透出离合不定的幽幽蓝芒,显然那是刚才见过的皇宫湖泊。

这灵阵,足足占据大厅一半有余,光芒璀璨,神霞流转,色彩斑斓,绽放出无与伦比的气势与威严。

尤其大阵中央,蹲踞着一尊三米高,一米宽的白玉瓶,瓶口圆润,吐纳灵阵光霞,周身遍布日升月落,星辰闪烁的瑰丽图案,萦绕氤氲流转的神曦,与外部大阵融为一体,圣洁无暇。

仿佛采天地之灵气,集古今之鸿运,吞云吐雾,融入一瓶之中。

祖瓶,银雪国之重宝,亦可看做国之根基。

自立国之始,祖瓶便已在银雪国内。此瓶吐纳天地起运,功效玄奥莫测,为银雪国屡立奇功。

无论对银雪国,青木国,或是玥荣国来说,此瓶皆为尊贵之物,已有鼎立三国之象。

三国皇室中早有传说,在三国立国之前,祖瓶由三国始祖共同掌管。但立国之后,银雪国势力独大,玥荣国与青木国只能以属国身份从旁协助,祖瓶才渐渐由银雪国单独掌控。

不过三国传统仍在,每当三国皇室血脉觉醒之时,都可借祖瓶之威,助三国皇室一臂之力。

听宋东昊悄然介绍其中秘辛,宗辰对祖瓶愈发好奇与崇敬,投往祖瓶的幽邃目光久久不愿离去。

祖瓶四周,十位白色服饰的银发耆宿围绕盘坐,气息若荒古大渊,身形似落地之钟,修为高深莫测。

一看便知是银雪国久不出世的老古董,立国之根基。

这些老古董的修为至少已甄至玄丹境,从此便可知银雪国实力之强。

银雪国皇室代表们龙虎之姿,神态倨傲地稳坐一方高台上,等待着各国皇室成员进入大厅。他们居高临下,目光凌厉地扫视进入大厅之人。

银雪国稳居三国之首,自然养成傲慢心态。

很快,三股队伍便云集大厅之内。银雪国,玥荣国与青木国期待觉醒血脉的皇室成员,已经全部抵达。

玥荣国除妖王与斩魔王作为玥荣国官方代表,被人请至高台之上列坐其次。两位王爷神态恭敬地对其他人作揖施礼,放低姿态。

高台前方,分做整齐三排,高悬十二块巨大屏幕,但此时屏幕一片漆黑。

令宗辰有些奇怪的是,银雪国队伍里,竟然有一位瘦削的白袍少年,面色惨白,脸颊浮现伤痕,与他的两名护卫一起,孑立在队伍之外,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而银雪国其他参与历练的成员,足有十多人,对这位孤单少年冷眼旁观,嗤之以鼻。

这是什么情况?

他的身旁,两名护道者同样状态不佳。

但他们眼中,竟然透出视死如归之色,眸光无比明亮与坚定,仿佛就算与全世界为敌,他们也不会后退半步。

这种感觉,令宗辰心中忽然一动,隐约有惺惺相惜之感。

宗辰,又何尝不是用一己之力,在与整个世界对抗!他要拯救宗家,也想知道自己身世的秘密。

“葛傲霖,你还是回去吧,你若死在这里,你们家可能就只剩下女人了。”

隐约有人对那位少年冷声提醒。

葛傲霖面容坚毅,不为所动,他充沛的斗志几乎要破体而出,头颅高昂,屹立原地,犹如孤峭山峰,宁折不屈,散发出冰冷寒意。

葛傲霖与护道者虽形影相吊,但依然在坚定地等待入口的开启。

“哼,不知死活。”

数道冷哼声零乱响起,旋即再度沉寂。

宗辰凝神看去,葛镇宇与其他五位王子组成银雪国队伍,但他们皆围绕在一人身旁,对此人马首是瞻。

通过迷心术,宗辰已经知道,这为首之人乃是葛龙王子,二十二岁,金丹六重境,是银雪国皇室最为看重之人,也是银雪国此行的绝对核心。

玥荣国队伍中,宋东昊与宋德瑞虽并肩而立,但早已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不过与宋东昊不同的是,宋德瑞脸上带着些许得意之色,看向宋东昊的目光里,竟然流露丝丝怜悯之意。

“诸位,欢迎你们不远万里,来我银雪国觉醒血脉。这也是我们三国始祖曾经定下的誓言。虽然已经有四百年未再出现觉醒血脉之人,但这个传统,我们秉承至今,期待这次活动中的晚辈,能在十五天后出现奇迹。”。

银雪国为首之人铿锵发声。

葛韬,银雪国护国王,战功卓著,权柄滔天,在银雪国内风头极盛,在银雪国皇上的授意下,由他主持这场盛会。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闪婚小娇妻,她一言不和就离婚 修仙大佬穿成星际小苦瓜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末世游戏降临,反派系统它每天都在自救 让祸害正道,你做游戏奖励他们? 雨见 eva:从龙族归来的碇真嗣 你别太犯规 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