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好官人 > 第五百一十七章:人才难得

第五百一十七章:人才难得(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丰碑杨门 密葬追踪 清宫:舒妃传 枭宠狂后 领主的卡片有点东西 穿越诸天当反派 氪金英雄 我的美丽女上司 天庭临时拆迁员 小弟都是大佬

郑月娥脸一红,有点紧张地点了点头,蚊吶一般说道:“差不多了……”

“那就好……”张正书叹了一声说道,“多亏你们为我分担,不然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的……”这不是张正书的谦虚之言,是真的发自肺腑。现在摊子铺得太大了,张正书是真的忙不过来了,毕竟分身乏术啊。要是没有曾瑾菡分忧,张正书早就累瘫了。

偏生张正书是一个懒散的性子,能做到这等程度,完全是被形势所迫。这不,一有空闲张正书就开始偷懒了。所以说,张正书是个一拍脑袋就一个想法的主,适合发号施令。至于管理的事,还是交给别人好了。正因为是这样,在李家村技校里,不仅培养着工人,也培养着掌柜。但掌柜哪里是这么好培养的,怕是一时半会都跟不上趟了。现在又多了一个超市,曾瑾菡自告奋勇去管理了,那她也不是铁打的,能兼顾把《射雕英雄传》写好都不错了,哪里还管得了京华报社?

那么压力传下来,张正书又想偷懒,自然只能找个人来管理了。

很不幸,郑月娥闯入了张正书的视线。这个郑家小娘子,自小也是识字的,而且对于数学的领悟能力极强,借贷记账法都能举一反三,差点超过张正书这个老师了。要是放在后世,那肯定也是一个学霸级别的“风云人物”。曾瑾菡就不用说了,那是学神。张正书教授的借贷记账法,曾瑾菡一天就完全领悟还超过了张正书,这等学习能力,张正书只能默默眼红。要是系统不是附在他身上,而是附在曾瑾菡身上,那恐怕大宋历史早就改写了。

郑月娥的学习能力强,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这年头人才难得,张正书手中也没有人才储备,只能一边培养一边让她上岗了。只要郑月娥认真学,上手也是极快的。除了文笔进步不会太明显之外,管理一下“京华报社”的日常事务,处理印刷、发行等工作,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平日里再花些时间提高提高写作水平,主笔也只是时日问题了。

张正书为自己的“天才”想法鼓掌,殊不知郑月娥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念头接手报社的。

“小官人日理万机,自是要统筹全局的。”

郑月娥很天真地对张正书说了这句话,却把张正书燥得够尴尬。

别人不知道,郑月娥还不清楚吗,这小官人只要有空闲时间,除了锻炼就是躺在躺椅上做咸鱼。

什么日理万机,什么统筹全局,是觉不好睡,还是勾栏瓦肆里的杂剧不好看?

如果不是北宋这艘船快要沉了,张正书才不会这么勤奋,弄什么工业计划拯救大宋。说实话,做一个纨绔子弟,每日出入酒楼茶肆,勾栏瓦舍,风花雪月,挥金如土……那才是张正书理想的生活,可惜啊,只能想想罢了。“劳碌命啊……”

郑月娥偷偷笑道:“别个想要这般劳碌,都求不得哩!”

“那是,他们可没这个头脑。”

张正书臭屁哄哄地说道,这也是实话,宋人又怎么会有张正书这个穿越人士的眼界呢?

眼界都不一样,那么赚钱的想法自然是差了天和地了。比如,大宋的商贾都只想着剥削雇员多一些,赚顾客的钱再多一些。但张正书站在历史的高度,宁愿薄利一点都好,也要让利于民,给多点工钱给员工。只有让百姓都富起来,那才能让整个国家富起来。不然,只懂一味索取,却不懂给予,钱荒那是难免的。

当然,商人逐利,这是天性。或许只有银行成立之日,才能让商贾心甘情愿把钱窖里的钱起出来,彻底解决钱荒。</content>

本书来自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山主之女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单机南北朝 玉露凝棠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快穿]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夺嫡,我靠签到苟到最后 假太监:太子妃你也不想太子被废吧 被夫君杀身证道后,我重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