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品读历史—宋 > 第17章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

第17章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大龟甲师 全能皇妃 天帝传 美女日记之离歌 我只想做一个咸鱼编辑 系统种田:调教黑化男主 佣兵店小二 国民初恋:追男神108式 大唐安乐公主李玉儿 NBA狂暴巨兽

下附佳作一篇,请君共享!

臣闻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时使薄敛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即与天意同。

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矣。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

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攻虚击弱之法,不必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

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群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

吾以为,此文堪比诸葛孔明的《隆中对》,足以流芳百世,成为千古名篇!

此文中不仅分析了天下形势,还提出了统一天下的五个步骤:1、攻占长江以北;2、夺取长江以南;3、拿下后蜀;4、解决北汉;5、搞定辽国。

这就是后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思想的制定方针。

这篇着作《平边策》的问世,足可让王朴名留青史。

对于柴荣来说,这正如久旱逢甘雨。看完后,柴荣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北汉现在已被自己打的奄奄一息,躲在老巢不敢出来。相比之下,富饶的南方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资源,所以柴荣下一步便锁定了南边的割据势力。

此时的柴荣手握精兵十万,猛将如云,而他的眼界也不在是区区后周这一片土地,而是天下。

对于王朴这样有出色战略眼光的谋士,实在是有必要在这里做个简单的介绍。就当是登台露个脸吧!

王朴(906年—959年4月13日),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五代后汉、后周大臣。幼颖悟,好学擅文。后汉乾佑三年(950年),擢进士第,拜秘书郎,依附枢密使杨邠。其后见政局日乱,便审势东归,避乱免难。广顺元年(951年),担任柴荣节度掌书记。柴荣即位后,王朴献《平边策》,并规划开封、修订历法、考证雅乐,深受柴荣重用。

(本章完)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流放三千里:我拥兵百万,让我交权?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夺嫡,我靠签到苟到最后 山主之女 被夫君杀身证道后,我重生了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玉露凝棠 假太监:太子妃你也不想太子被废吧 单机南北朝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快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