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贞观天子 > 第四十七章 打败突厥西进拓海

第四十七章 打败突厥西进拓海(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俩的爱情故事 神之契域者 我的治愈游戏 所长王则寒 万灵纪元 食神探店,全国厨师都慌了 梦幻仙缘 假如在恋爱地图迷路 优质系统炼成日记 我在漫威掌控梦境

这样一来,再加上拂衣的人,一明一暗,方能彻底掌控扬州的大小事务。

他暗自告诉自己,现在不能着急。

当务之急是先扫平反贼,打败突厥,然后再来决定是西进还是拓海。

反正,现在急也没用,扬州等地元气还没恢复,民生凋敝,不宜大兴土木。

在他看来,让张镇周扩建渡口和船厂,只怕是个长久的工程。

“不管那么多了,先埋一子,待将来条件成熟,再言其他。”

想到这里,李智云又神思天外,将来要不要搞一個船舶司呢?

紧跟着,他摇头苦笑。

好高骛远了,还是先沉下心做眼前的事情吧。

隔日,民部尚书唐俭向李智云汇报秋收成果。

关中、巴蜀两地,不出意料的丰收。河东、河北两道的收成,则是勉强供百姓食用,河南道倒是多收了一些,算是一个好消息。此外淮南道、安州道、山南道,收成较之往年都有提升。

再三考虑,李智云下令,将收上来的粮食全部封入库仓。

现在是武德六年,他得开始储粮了。

因为,他隐约记得,武德九年以后,天下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

一连好几年!

干燥的粮仓,可以藏粟九年,藏米五年。

从現在開始储备,到时候面对灾害,完全可以拿出来赈灾。

关内有不少大仓,如永丰仓,常平仓,广通仓、太仓等等等。如果能装滿,应该可以平稳渡过灾难。

在和相国们商议后,李智雲便派人开始储粮。

关于未来的灾害,李智云半个字没有和杨恭仁等人提起,因为没有意义。

粮食收上来,储存起来。

这样的制度,原本就有,不需要多做考虑。

而杨恭仁等人更多的则是猜测,楚王殿下屯粮,只怕是为了将来应对突厥。

故而,当杨恭仁等人称赞李智云高瞻远瞩之时,李智云有那么一瞬的懵逼。

他还以为裴矩他们会说自己未雨绸缪。

弄清事情后,李智云哭笑不得之余又有些可惜。若是将来没有那些灾难,这些粮食倒是可以拿出去当作军资,发动战争,捶死突厥狗。

不过,谁说取粮食,聚军资,一定要从百姓头上拿?

若说这天下谁的粮食最多,那肯定是占地多的世家大族!

上次窦琎栽了,老李从窦氏那里坑来的粮食,让李智云有底气发动剿灭林士弘的战争。

如果,能设计多拿几家,到时候不论是征讨突厥还是赈灾,应该都能完全支持。

不着急,慢慢来。

这一日,李智云在政事堂和相国们商议事情。

“粟已收成,本王决议,以流民在地方开荒种植。”

天下大乱,流民甚多,且各地流窜。朝廷对此的解决方法是让他们在荒地开垦,果腹之余,所得粮食部分上交,如此几年,那些荒地便会彻底交给流民。到时候,上交粮食数目,回归朝廷规制。

这算是个不错的方法。

几名相国面面相觑,有些不解。

陈叔达道:“殿下,此策可行,只是快要冬季,不可种粟啊。如此一来,不如等来年开垦。”

他们觉得楚王有些天真,而且不通农事。

哪有冬天开荒种植的。

“本王没说要种粟啊。”李智云咧嘴一笑。

不种粟?

众人一楞。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目录
新书推荐: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快穿] 大明:嘉靖修仙啦 夺嫡,我靠签到苟到最后 假太监:太子妃你也不想太子被废吧 单机南北朝 山主之女 被夫君杀身证道后,我重生了 玉露凝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