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iwu.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逆清1845 > 第3章 出头之机遇

第3章 出头之机遇(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神之上 天行医尊 死亡幻想 索爱成瘾,首席老公我投降 都市绝品大少陨落星辰 五岁小锦鲤,带全家活过荒年 狱医的仕途笔记 官海迷途 至尊龙婿陆凡 末日:进化从丧尸开始

灵堂中,只听见1声沉重的木鱼声响起后,和尚们的念经声音也逐渐汇聚在1起,他们低着头,谁也听不清在哼着什么,只觉得充满了神秘。

1旁跪着的赵诚、赵志以及赵楷兄弟3人,则是在感谢着祖宗保佑,让赵家的嫡长孙赵源得以平平安安。

等到法事结束后,赵家3兄弟重新回到了书房,相对而坐。

赵志有些担忧地说道:“大哥,按照朝廷的礼制,你这1次怕是没办法丁忧了。”

所谓的丁忧,指的是朝廷官员在工作期间如果父母去世,那么无论这个人身在何方、官职如何,都必须立马回到家乡为父母守丧3年。

这1制度来源于儒家,正所谓‘子生3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3年之丧,天下之大丧也’。

在大清,同样也有着相关的丁忧制度,不过这1制度也出现过多次变化,其中康熙时期规定无论满蒙汉,皆丁忧3个月。其中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是,过去武人政治地位低下,且身负要职,因此不得已回家奔丧丁忧,而在康熙继位后,则是将武人也纳入了其中。

按照康熙时期的规定,赵诚就得老老实实在家丁忧3个月,才能再去绿营上班。

然而,到了乾隆年间以后,丁忧制度就出现了新的变化,即规定武将当中只有副将以上的官职才可以遵循丁忧,参将即以下都不得丁忧。

很显然,年仅4十岁的赵诚刚好被卡在了这1条线上,使得他在办完丧事以后就得马上回衙门去了。

对于这1制度,赵诚自然是百般不爽,可又有些无可奈何。

谁让官做得小,后台还不够硬呢。

这个节骨眼上,还是不要授人于柄的好。

他轻轻叹了1口气,道:“老2,这1次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带回来个洋大夫,我还真有些不放心儿。”

赵志轻轻摇头,道:“大侄子出了这么个事情,我这个当叔叔的自然不会袖手不管,不过大哥,眼看着源儿要长大了,你将来有什么打算没有?”

没等赵诚开口,1旁的老3赵楷张嘴了。

“大哥,2哥,这还用说吗?我们赵家现在什么都不缺,就缺1个进士及第,还是让源儿继续读书,走科举的路子,这才是正途。”

赵诚点了点头,他颇为同意老3的话,道:“没错,咱们赵家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爹虽然走了,可是咱们家的读书种子却不能绝。不过源儿在学业上进步甚慢,主要还是没有找到个好师傅,咱们可得好好物色物色。老3,你怎么说?”

尽管赵老3在学业上只是1个普普通通的秀才,连举人都还不是,但的确是整个赵家文化水平最高1人,他沉思了许久,道:“大哥,眼下东塾先生在学海堂授学,不如让源儿就拜在东塾先生门下吧。”

赵诚顿时眼前1亮,连忙开口道:“好,我这就派人准备厚礼,1定不能失了我赵家的礼数。”

1旁的赵志也笑道:“我早已听说过东塾先生的大名,据说门下可是出了不少人才,让源儿拜在老先生门下,可是1件好事。”

这位被赵家3兄弟都称赞的东塾先生可了不得,此人名叫陈澧,是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绍兴,原本的道光十2年的举人,只可惜科业不兴,连续6应会试不中,于是东塾先生也就彻底死了心,开始将精力放在了读书育人上,在4年前受聘为学海堂学长。

想到这里,赵诚便打算派人去将赵源叫过来,却没想到此时赵源却主动来到了书房,给父亲和2位叔叔行了大礼。

赵志有些心疼自家这位大侄子,道:“源儿怎么不好生修养?”

比奇屋最新地址www.biqiw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明:嘉靖修仙啦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单机南北朝 假太监:太子妃你也不想太子被废吧 夺嫡,我靠签到苟到最后 被夫君杀身证道后,我重生了 当女配实在太辛苦了[快穿] 山主之女 玉露凝棠 红楼,宁府书香门第
返回顶部